世界半导体大会
人性整体进行了一次飞跃。
其本意在尊君,而以父尊于子,夫尊于妻配合之……以父道配君道,无端加上政治意义,定为名教,由此有王者以孝治天下,与移孝作忠等教条,使孝道成为大盗盗国之工具,则为害不浅矣。这样,一旦彼此之间出现了难以调和的尖锐冲突,普通民众对于君主官长的敬畏之心便会大大减弱,而君主官长要想维持自己的统治,就不得不诉诸法律刑罚的威慑力量了。
摘要: 移孝作忠不仅是最有儒家特色的基本理念之一,而且也构成了儒家思潮能够在两千多年的时间内受到专制统治者重视的主要原因,要求普通民众按照君臣如父子的血亲比附原则,像孝顺父母那样忠于君主官长,所以熊十力曾指责它以尊父与尊君相结合,遂使独夫统治天下之局,特别延长。本文原载于韩国成均馆大学栗谷研究院主编的《栗谷学研究》第32辑(2016年6月),ISSN1738-8236. 进入 刘清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移孝作忠 儒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尽可能防止儒家思潮被这种本来并不难防的暗箭继续洞穿,也是我们今天从理论上深入破解移孝作忠的儒家密码的现实意义所在。更有象征意味的是,二十四孝里的受杖感衰故事,还以下面这种方式讴歌了韩伯俞对于母亲的一片孝心:他平时接受母亲的鞭笞从来不哭,有一次却泪如泉涌怅然涕下,母亲惊问何故,他回答说以前挨打总很痛苦,今天却没什么感觉,想必是因为母亲年高气衰,心中不禁万分哀愁。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特别是其中的子来二字,更是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普通百姓以子女身份效忠慈父般领袖的欣喜心态,仿佛他们已经体认到了天大地大不如朝廷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文王他老人家亲的深刻道理。就此而言,对于这种国与家、公域与私域的纠结不分在现实生活中所造成的一切负面效应(其中也包括这种纠结不分在当前阻碍中国社会充分走向现代文明的负面效应),儒家的移孝作忠观念理应在文化心理构造的深度层面上承担最主要的责任。只认同政治统一,不认同学术统一。
(59) 与上述各家关于文化的时间起源论述相经纬,清末民初甚至还出现了关于文化的地理起源的关注,值得略为一提。然彼四地者,其国亡,其文明与之俱亡。AxialAge被译作枢轴时代、轴心期或轴心时代,在近十余年里成为了古典研究中最重要的关键词。雅斯贝斯的理论正是由黄金时代推演出轴心时代,近人则从一开始就对古代大同之世为黄金时代断然否定(49)。
由相连的两段对读,应当能够看出出于、起于二语在使用上的区别,出于即其远源,起于即其近因,两者绝不相混。疑古辨伪以来最强调科学方法的,却将最回避方法的结论通过了。
这些名字仅仅说明这个巨大的发展而已,这都是在几世纪之内单独地也差不多同时地在中国、印度和西方出现的。一大劫有成、住、坏、空四期,称为四劫。子家又称为派,派与流同义,而与源相对。(33) 然而,较之雅斯贝斯的错位,近代中国学人也比较了其中的前二个阶段,而比较的结果自然与雅斯贝斯大相径庭,可谓全然不成比例。
(43) 王官之学不只六经,亦不只西周一代,凡三代王官之学皆可称之为经。梁氏曾说:中国史宜托始于何时耶?……吾作载记,虽托始三代,而太古亦未敢尽从盖缺。以视前王道盛时,尚礼义,明孝弟,真不啻天壤之别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跨越着整个四个阶段。
古代世业、职业是以文化的传承延续民族的生命,有技术乃有职守,乃有家族与民族的生存。子部古称家、家言,为私家之学,与官学相对。
他说: 要是历史有一个轴心的话,我们必须依靠经验在世俗的历史中来寻找,把它看成是一种对所有的人都重要的情况,包括基督教徒在内。(46)就中国文化而言,具有类似此种轴心力量的,只能是三代王官之学。
前引梁氏书中曾经欢呼:西人称世界文明之祖国有五:曰中华,曰印度,曰安息,曰埃及,曰墨西哥。雅斯贝斯在其著作中追溯了在他之前拉索尔克斯和施特劳斯关于类似轴心时代现象的描述,并且以反问的形式讨论了这一现象的必然性:民族宗教的改革者几乎同时出现,这不可能是偶然的事情。雅斯贝斯轴心概念出自黑格尔:所有历史都走向基督,而且来自基督。(36)在这段中华与世界的比较中,梁启超还有一项以传世文献为基准的具体统计:《尚书》距今3700—3800年,而摩西《旧约全书》与婆罗门《四韦陀论》距今3500年,希腊荷马史诗距今2800—2900年,曼涅托《埃及史》距今2300年,皆无能及《尚书》者。古人敬首事,故凡署名均从上限。此后诸家论学,基本上都要从分辨诸子起源开始,而观点则大致不出三种:或者支持章太炎,或者支持胡适,或者折中修正。
(31) 第二阶段: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之间,出现了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的古代高级文明。20世纪80年代,首先讨论轴心时代的有华裔美国学者许倬云和中国学者刘家和等人。
闻一多是最擅长描绘、文笔最优美的现代学者之一,单从文笔和表意一面看,这段文字较之雅斯贝斯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一,学术源流的颠倒。
20世纪初兴起的疑古思潮将中国古史砍掉一半、打个对折,轴心时代理论则恢复了晚周诸子学的合法性,但它同时继续漠视三代王官学,而三代王官学正是晚周诸子学乃至整个中华文化的源头。……官守学业皆出于一,而天下以同文为治,故私门无著述。
其《中国文化史导论》第一章开篇亦为中国文化与其他三大文明的比较,而结论则是异大于同,指出中国文化自始即走上独自发展的路径、特别见是一种孤立的,较之埃及、巴比伦、印度……绝不相似。柳诒徵谓:诸子之学发源甚远,非专出于周代之官……按《七略》原文,正未专指《周官》。在伊朗,祆教提出它挑战式的论点,认为宇宙的过程属于善与恶之间的斗争。自从孔子之生到韩非的死,这三百多年里面,真有一日千里的进步。
在巴勒斯坦,先知们奋起: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第二以赛亚。今人重版权,故署名均从下限。
我中华有三十世纪前传来之古书,世界莫能及。(38)而六经皆史料则是向下的解释,即认为六经只是可待加工的原材料,甚者则提出中国根本没有史学,只有史料,中国只是史料发达。
(37)故章学诚是要将史学提升到经学的地位,亦即提升到官学的地位。北宋释善卿《祖庭事苑》: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
(53)而柳诒徵的比较范围,则是今人所常言的四大文明古国。自从经学被移置到汉代,中国文化真正成了无头之学。钱穆凝成一语,其实也有轴心的意味。轴心时代理论中一段最为感人的文字,是关于人类精神觉醒、哲学飞跃的描述: 在这一时期充满了不平常的事件。
疑伪的古书范围不仅包括经部,而且包括子部和史部。叶德辉也说:合五洲之大势而论,人数至众者莫如中国,良以地居北极温带之内,气候中和,得天独厚,而又开辟在万国以前,是以文明甲于天下。
在这时候,我们今日生活中的人开始出现。(42) 尧、舜、禹的禅让时代无疑的为春秋战国时一致公认的理想黄金时代。
②但在1972年以前,雅斯贝斯的研究纲领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回响,而在1973—1982年间,轴心文明的讨论一度被搁置。③ 雅斯贝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的学者,轴心时代理论提出的1949年,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年份。